第一次听说黔东南还是在五年前的大三暑假,在去北京实习前有几天假期打算外出走走。它是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广博的山川间,许多苗族、侗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那里。当时贵州的旅游业还不像今天这般热闹,贵广高铁也不敢想象,最后偷懒地选择了三亚休闲游。这些年国家铁路的发展让铁迷们心动不已,贵广高铁的开通终于能让我圆了心中对黔东南的向往。
临行前,《中国国家地理》5月刚好刊出了侗寨鼓楼的文章,读着文章,更想乘上高铁上穿过珠三角的闹市和桂林的山水,一探千年侗寨的究竟。端午假期的前一天,我们一行六人从深圳出发,经过广深、贵广高铁,约五小时车程来到从江。
贵州的侗族主要生活在榕江、从江和黎平,贵广高铁穿过了侗族的聚居区,在榕江和从江都设了站。从江站设在从江县城和黎平县城之间,各有三四十公里路,但却十分靠近肇兴侗寨。
临近夏至,晚上7点天还十分明亮,雨后的傍晚比深圳凉爽许多。从高铁从江站到肇兴只有10分钟车程,与苗寨西江、周庄古镇一样,肇兴两年前经过一次巨大的翻修后,变成了半原生态半开发的旅游景区,刚离开火车站不久的马路上就是景区大门,门票是少不了的,若想逃票步行进入,要开车绕不少距离。但这也是游览侗寨最方便的落脚点,商业化让这里有许多条件尚好的客栈和餐厅,也是大多数游览黎平侗寨的游客的中转站。
侗寨大多建在山谷间或山脊上,每个寨子里最大的广场上会修一座鼓楼,作为全族人集会、议事、娱乐场所。鼓楼其实是汉语名称,侗族人称之为“堂瓦”,意思是公共的屋子。一般一个侗寨里只居住一个家族,一个家族修建一座鼓楼。此行的目的地肇兴居住着五个族姓,巨大的寨子以五座鼓楼为中性向周围延伸,大片的吊脚楼里是近千户侗族人家。
最早在肇兴定居的是陆姓人,至今仍是肇兴人仍以这个族姓为主。在高铁站接我们的师傅,以及接下来遇到的几位当地师傅都是这个族姓的。由于迁移到此的时间先后,肇兴的陆姓人分成了五个寨子,包括仁、义、礼、信和智。由于地缘关系,政府又将他们划分成三个行政村,上寨村包括仁团与义团,中寨村仅有礼团,肇兴村包括信团与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