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在即将离开北京之前去了趟青岛。青岛离北京的距离不远不近,远得不像适合周末说走就走的城市,近嘛却又要耗费半天时间在路上。有种感觉,应该是近些年最后一次有机会用短假期去青岛了,回深圳后整个北方的旅行(地理上真正的北方)都将变得遥远而珍贵。
开着车在高速上走着,七年前曾在冬天去过青岛,那时候老城里的路面多还没翻新,海军博物馆还很破败,而这一次又是初春未到的时候。出了河北,从黄河两岸起慢慢能看到一点绿色。到了青岛,住宿订在海洋大学鱼山校区里,青岛的夜生活比北京要长的多,9点过后的啤酒街里许多食店还很热闹,几盆蛤蜊就着几杯青岛啤酒下肚,美食的热情一下就洗刷了五小时车程的疲累。更何况,在北京城里的也是没有这样的夜生活的。
从鱼山校园走到海边全是下山路,兜兜转转了一小会,初春依然会让人感到寒冷,夜晚温度不到 10 度,混着湿冷的海风,穿着大衣才能舒适——但对于习惯了湿冷的南方人,这种感觉很是熟悉且喜欢。
晚上清冷的小鱼山容易让人迷路,白天的校园里不宽的校道却两侧停满了车。小时候一直住在学校里,到后来离开家去上大学,一直在学校里生活了 20 年。校园里没有各种喜茶、星巴克,但校门口的小卖部里的五羊雪糕也没怎么涨价;没有恒温的泳池,但球场里总是有青春昂扬的学生和往来锻炼的居民。工作后断断续续回家小住,再没有机会在家里呆超过一周了,越来越体会到校园是无论何时都可以好好住下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