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之间的语言,不是语言,是语气
语气不是别的
是弦外之音
是欲言又止
恋人之间的语言,不是语言,是语气
语气不是别的
是弦外之音
是欲言又止
其实每一个俗套背后,都是人类与这个世界抗争的最永恒的形式。
《麦克阿瑟回忆录》里头的一句话:
回忆是奇美的,因为有微笑的抚慰,也有泪水的滋润。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
人生选择什么就必须失去什么、得到什么就会失去什么,这道理到了这样的年纪几乎已没有什么疑惑的余地,只是在日复一日如川剧「变脸」般,随着工作或行程不停变换的角色扮演中,「自己」这个角色反而少有上戏的机会,除了午夜场;而在几乎无声也无观众的演出过程里,和「自己」对戏的另一个唯一的角色就叫「回忆」。
“ 每次邂逅 ”
某年,九月,在大理秋季的阳光里穿行,大手拉小手。所有的植物都在闪闪发光,每个街道的石板上也洒面了阳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光。那些画面朴素又日常,背后没有任何深意,但你默默看在眼里,还是会觉得非常感动。人们充满活力,微笑和言语都纯洁又如糖似蜜。
有时候你也会想起谁,比如你的少年,一想起他你就想笑,有时候笑着笑着又会流下眼泪,说不清楚眼泪代表着什么,但一定不是坠落。
无论我们多么戏剧化的在彼此面前演绎过,对方眼里,始终都留存着孩童的一面,所有眼花缭乱的故事背后,有着小心翼翼企图令所有期待满意的心愿。
你能明白吗,那是一种上扬和飞翔的感觉,是你在祝福一个生命~🍀
. 浪迹 .
周末上午的cafe,阳光晴好。
偶然低头,哪儿来的小家伙? 温柔的,挨着脚趾头,恬睡~
. 小日子~
记录一段美妙的文字。
来自:五月(豆瓣)
原文链接:我的乡间原野 https://www.douban.com/note/666906096/
公园里有一条圣约瑟夫河的支流,河边有沙滩,夏天的时候我脱掉鞋让赤脚埋进沙子里,凉意从脚底沁入肺腑。今年夏天我会带着榊七夫的诗,在这里赤脚阅读:
听到污秽的故事
洗你的耳朵。
看到丑陋的东西
洗你的眼睛。
心生不良之念
洗你的心灵。
但要
留住你脚上的泥土。
Keep your feet muddy,这里面的辩证法很清晰,只有让双脚始终占满泥土才能保持心灵的洁净。几年前我和朋友去拜访当地一位退休的专业摄影师,年轻时他在布鲁克林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之间寻觅过几年,大概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又回到这个盛产玉米和黄豆的土地,随后他看到了他要找的东西。他的黑白片都是无人的旷野以及溪水河流,一种静谧,安然,温馨,孤独。他说他跑到那么远找美,美却就在身边。“看不到的人简直是stupid,” 他激昂地说。我和朋友偷偷地面面相觑,我们当时还是stupid的一族,是企图把脚上的泥土洗净的人。从今往后我将以脚上是否有泥土来判断一个人,一个耻笑乡下的田野晴空马车牛粪野鹅飞鸟和脚上泥土的人,即没有灵魂也没有眼睛。
但大自然是慷慨的,就像太阳一样,你即便看不到它的美,也在摄取它的温暖。大自然永远不会waste, waste的是一颗荒芜的心。
http://www.welens.cn/video/timmyyip
有一天,在《重逢岛》一段特别的大师视频里,遇见了艺术家叶锦添的情怀和独立,缓缓拆解的创作心得,与人生经历。
“跟最纯的东西在一起,这个就是窍门” 。
纯正的艺术家在他们的肢体或头脑里不停地动着,但那是具有省思力与深思力的动。‘活力洋溢的定静’……” 。“创新就是越来越接近靶心,但是靶心也会变,每个时代都有一个力量的中心,你接近一个东西,你也要能跳脱那些东西的干扰”
更惊喜的是,片中提及:2016年,叶锦添与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合作的芭蕾舞剧《吉赛尔Giselle》,再顺沿搜寻关于合作的舞蹈家阿库·汉姆(Akram Khan),像是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舞蹈世界,熟悉又陌生。艺术的相通性,艺术家的执念与初心,在各自营造的的世界里,相互辉映。
言及这位天才一样的东方舞者,如星星般耀眼绽放在国际舞坛,生于伦敦,有孟加拉国血统,后将印度舞与欧美现代舞精髓相融会,自成一派,被评论界赞誉为“21世纪舞坛第一传奇”。
故事的源起,皆是母亲当初让年幼的阿库·汉姆随卡塔克舞蹈大师学习印度舞,希望出生在伦敦的他不要忘本,谁知却造就出一位世界级大师。阿库·汉姆的舞蹈语汇单纯洗练,常常于静谧中透着厚重力量,如磁石般吸引观者屏息凝神。流淌在身体中的孟加拉记忆,让他的创作始终带了印度文化影子,亦让他有了在西方立足的根本。而这种跨文化交融的状态,皆来自于舞者多元文化经验和经历的神奇交汇,因此他的表演亦充满灵性与哲学意味。
如其所言:“身体是表达情感最重要,最神圣的方式。”
用身体能够沟通生命的各个环节,通过对身体的认知和开发,去表达对世界的认知。用身体修炼自己,这个滋养自由的过程,注定是一直持续的过程。
PS:http://www.akramkhancompany.net 期待现场感受舞者的灵性与韧性,舞蹈的奇妙旅途~
「20180401」
愚人节,来北京半年,第三份工作的结束点。
国际教育-联合创始人、新媒体-咨询经理、大数据-客户成功… 时空转换下的身份切换,青涩到成熟或老练,无暇回眸的逐层进阶,错过的,经历的,转折,惊喜,不遗憾,有些微光,星星点点,照亮前方~
一次次离开,又寻找,未泯灭的是:初心与期待,在某一刻与未来相接,吻合。
下一个故事的剧本,人物已初现端倪,性格清晰,情节桥段设置如何,都是经历。
言及Lens,或许是不可预期的惊喜,亦或者是转瞬即逝的花火,可碰撞的moment,唤醒了无意识的直觉,也许,就是它,拥抱变化。
Hey~ Don’t be cold feet :)
顺其自然,心无所恃,30岁的年纪真好。像极了四季,变幻,流转,而每一个枝丫,都有四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