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惹,世外

Sizu扭着屁股跟着主人去村子里遛弯,Frans耐心地等着它,11岁对于小狗已经是老年,这日惹的乡间就是它最幸福的归宿。工作忙碌的人总想逃离自己的城市,逃出一成不变的生活。日惹就是这样的情节下,随性选择的目的地。南半球,爪哇岛,并不出名的小城。

到日惹是凌晨5点,早班的飞机坐满了,不少外国游客。从国内到日惹只能经雅加达、吉隆坡或新加坡转机,其中雅加达离日惹最近,航班也最多。日惹日出很早,刚上飞机天就亮了。在这之前已经经过了5个小时的飞行和7个小时的等待,人已经很疲倦,一个小时的飞行途中睡得很香。总说生活很累,却又总在累。总说不想,却又总是在折腾。

这次旅行只带了一支装着50mm标准镜头的胶片机,搭配iPhone的28mm广角,异常轻松。Provia胶片幽暗的青蓝色调很适合用来表达东南亚的情调,iPhone自带的调色功能里却有我喜欢的另一种色彩。游记里的照片不难看出区别。

日惹机场在城东边去普兰班南的路上,机场旁边的火车站每两小时有一班车通往市区,但我们刚好错过了。预定的Alamanda Villa在日惹西北边,去婆罗浮屠的路上,离城中心的大皇宫有些距离。刚下出租车,客栈老板Frans就跑出来迎接我们,还不停责怪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一封邮件,他回到机场接我们。原本担心一清早到酒店无法Check-in,Frans热情让所有顾虑变成多余的。招呼完我们坐下,马上进厨房准备早餐,一顿丰富的早餐足以抵消一夜的疲惫。一边吃早餐一边听Frans介绍客栈和日惹周边的去处,美好的开始和生动的介绍让人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几天。

Frans好多年前买下这座客栈,以Alamanda花为名装修成现在的样子,客栈里四处装点着这种小黄花。Alamanda在日惹郊区的乡间,酒店门前一片稻田,由Frans精心打理。坐在房间门口,远远地能看到默拉皮火山。客栈的房间不多,大多数客人会在这里停留2-3个晚上,转转日惹周边的景点。每间客房都很大,虽然设施不豪华,但处处精致温馨。除了老板Frans,客栈里还有几个非常nice的印尼小伙和Frans的老伙伴——Sizu,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狗。

回房间梳洗一番,时间依然还早,Frans带着我们和Sizu在酒店周围的村子里绕了一圈,村里都是小房子,人不多,下过雨,地上非常干净。Sizu在村里非常受欢迎,许多小孩子跟它打招呼,但十一岁的它非常傲娇,完全不顾主人和其它人的召唤,自顾自地慢慢走。据说有一次Sizu走丢了,过了好几天被村民送回来,看来它已经是这附近的小明星。

在稻田的另一边,酒店的大厨经营着一个很有情调的小餐厅。半露天的庭院对着稻田,小烛台和白炽灯照亮的长桌子上,铺着大红色的桌布和鲜花,一顿由沙拉、汤、牛肉饭、啤酒组成的烛光晚餐,只要人民币100出头。第二次再来餐厅时,下起了大雨,好几桌客人耐心地等着大厨在开放式厨房里忙碌着,雨水顺着屋顶的红瓦片留下来打在田埂上激起泥土气息,两个小时晚餐只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Sizu & Frans, Alamanda

香港赤腊角机场

日惹机场

Alamanda Villa

Alamanda flower

默拉皮火山

Alamanda的早餐

客栈房间的庭院

客栈房间

浴室

客栈餐厅

客栈周围的村子

客栈周围的村子

酒店离闹市区有些远,Frans安排车子把我们送到市中心的图古火车站,这也是从机场坐火车到市区时下车的地方。爪哇岛的火车类似我们东北的通勤车,每个县都有火车站,每天几班车往返于周边县市,住在郊县的人主要靠火车进城。图古火车站和苏丹皇宫之间是玛丽波罗大街,日惹最热闹的地方。街上商贩、游人云集,这里的闹热奔放与村子里的宁静安详相比,似乎一下子到了另一个城市。

与一般的旅游城市不同,马里波罗街没有太多纪念品商店,许多便宜的服装、食品店,当地人也在这里购物,不过游人询的价格应该还是比本地人要贵不少。大街旁边的几条小道安静很多,有不少餐厅、酒店,旺季的日惹应该有许多游人会选择住在主干道旁边。

在马里波罗街偶遇一位送货的大叔,看到我举起相机,灿烂地咧着嘴笑起来。每次去旅行,都要求自己多拍下当地人的笑容,是的,那些微笑能让人回忆起旅行里最愉快温馨的时刻。在语言不通的地方,透过镜头和微笑,也是和当地人交流的最好的方式。

客栈周围的村子

图古火车站

图古火车站

图古火车站

马里波罗街

马里波罗街

马里波罗街

马里波罗街

马里波罗街

随意找了一个面摊吃碗米粉,与广东的濑粉相似,一碗粉加一杯柠檬茶只要6元,日惹的生活成本大约只要国内大城市的一半。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他们不吃猪肉,以鸡和牛肉为主。爪哇岛和巴厘岛上还有许多印度教徒,他们不吃牛肉,只吃鸡肉和猪肉。所以鸡肉是这里最寻常的食物。在日惹的乡间瞎逛,到处可见村民散养的土鸡,这些鸡可以不费力地跳上一人高的墙头。

印尼最出名,也是最容易吃到的就是Nasi goreng和Nasi Campur。前者是印尼炒饭,在各种路边摊、快餐店都能吃到便宜正宗的印尼炒饭。正宗的印尼炒饭需要用虾酱和干辣椒,与国内许多印尼菜馆提供的咖喱味的炒饭有些不同。后者类似什锦拼盘,一碗米饭,周围配上虾片、烤鸡、鸡蛋、炸豆腐、黄瓜片、番茄片和辣酱,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许多高档一些的餐厅里提供的主食,也是这样一份什锦饭再配上煮的牛肉或者鱼肉。在日惹,一般餐厅的Nasi goreng或Nasi Campur都只需要20人民币一份。

日惹随处可以买到可口可乐,一大瓶只要2元人民币,当然路边摊卖的冰柠檬茶也是消暑的良药。虽然印尼有众多的穆斯林,但要找到一瓶啤酒还是很容易的,路边的7-11或大多数餐厅里都有,价格也很平常。在日惹流行喝Bintang beer,一种流行自巴厘岛的啤酒。它口味清淡,可以像饮料一样大口大口一饮而尽。在日落前早早坐在悬崖边,手捧Bintang啤酒,欣赏着火山在厚厚的云层里时隐时现,彻底的爱上这里。

米粉

米粉

米粉

Via Via的什锦饭

什锦饭

马里波罗街的尽头是苏丹大皇宫,整个皇宫其实不是一片很大的宫殿群,更像是一座城中城。它有城墙和大门,有住在城里的居民,许多在皇宫里工作。城里只有一小块地是真正的宫殿,住着苏丹。我们走到大皇宫时,皇宫可参观的区域已经关门了,只能在“城里”其它地方逛逛。皇宫里住着大约三万人,密度很低,路上车很少。大多数房子都有人住着,完全不像一个旅游景区。

在皇宫里常有热心的“导购”介绍纪念品商店,不用理会即可,但一旦接上话,他们会一直跟着着你介绍很久。我们在皇宫和水城里都遇上了这样的人,一开始会以为是好心的当地人,后来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水城是皇宫西南角的一片建筑群,200年前原本是皇宫的游泳池,大片的建筑和地下宫殿在地震中被毁了,现在里面重修了房子,住着许多居民。水城残存的建筑作为遗迹供游客参观,只有游泳池的一小块是收费的。现在是淡季,水池打理得并不好。水城有一座很高的建筑遗址,这里是日惹城里比较高的地方。许多当地的学生也会来这里约会,坐在遗迹的墙顶上俯瞰整个日惹,谈天说地。据说日惹有四五十座大学,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皇宫的中轴线上有南北两个广场,可能是工作日的原因,广场上游人不多,只有小孩玩耍,并不热闹。不大的广场上有两支球队在踢球,他们在准备周六的友谊赛,看着忍不住加入他们秀秀脚法。

日惹皇宫

日惹皇宫

水城,日惹皇宫

水城,日惹皇宫

广场,日惹皇宫

广场,日惹皇宫

广场,日惹皇宫

广场,日惹皇宫

广场,日惹皇宫

城里有几个博物馆,其中哇扬戏博物馆很出名,但要晚上才有表演。除了在博物馆里,皇宫也有几个舞台每月定期会表演哇扬戏,场面会比博物馆里的大不少。哇扬戏与国内的皮影戏相似,舞者一边唱出戏里的台词,一边举着大小、形状和风格不一的人偶在灯影下做出各种动作,乐者敲打着各种乐器,奏出和谐的配乐。哇扬博物馆每晚都会上演哇扬戏《罗摩衍那》,这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一共七章,哇扬戏包含其中二到五章,每晚表演一章。我们听的是第二章,关于罗摩的妻子被拐走的故事。

除了哇扬戏,爪哇岛里许多遗址也刻画了《罗摩衍那》的故事,比如婆罗浮屠的浮雕里就有大量篇幅在讲述印度的这两大史诗。在去印尼之前,简单了解这些印度的神话传说,对旅行是很有意义的。其实,就连《西游记》里的神猴,也是源于《罗摩衍那》中描述的猴神哈努曼形象。

博物馆的演奏者很友好,让小猪上台学着敲了一段,虽然不太明白这些音乐背后的意义,但却是是一段有趣的体验。

哇扬戏

哇扬戏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

晚上回到酒店,睡前下起了大雨。第二天,凌晨3点起床,Frans给我们准备了咖啡和丰盛的早餐。我们和来自秘鲁和日本的两位姐姐一起去婆罗浮屠看日出。日本姐姐在新加坡外派几个月,乘着五一假期到日惹游玩。秘鲁姐姐比较传奇,一个人从地球另一端飞到爪哇岛,但她的外貌足够让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充满了故事的独行侠。

酒店离婆罗浮屠有40分钟路程,一路上雨越来越大,司机播放着懒散的佛音,让我们微微再睡一觉。

日惹许多精品酒店都坐落在婆罗浮屠周围,比如闻名世界的Amanjiwo。要在日出前登上婆罗浮屠,需要早上4点左右赶到Manohara酒店出发,在大堂集合买票,然后从酒店的后门上山。日出的门票比正常门票要贵许多,但包含一顿简陋的早餐。从酒店走到婆罗浮屠只要15分钟,天还没亮,靠着几盏大灯的微弱的灯光,隐隐约约能看到巨大的一个三角形耸立在山上。

举着雨伞,拿着手电筒,一步一步爬上高大的石阶。暗影中一回头或侧眼看,都是肃穆而安详的深青色佛身塔影,斑驳,不免惊叹这份伟大而静谧。每上一阶,不同佛像与浮雕围绕,直到顶层大佛塔,回头俯瞰环视,初见远处山影云雾微妙。

如大家所想的,厚厚的乌云背后没有出现奇迹,但我们看到了另一番美丽的景象。雾色弥漫,似一条云带盘绕在山腰,朦胧中乡间星星点点,婆罗浮屠逐渐苏醒,雨渐浓,雾色重,云聚散,佛身现,天渐明。就像期待了许久的美丽女子并没有浓重地出场,但她的妹妹却从另一个方向走了过来,清新脱俗,一下子就让人记住了她的样子。

离开婆罗浮屠时还早,还没到景点正式开门时间,只有Manohara酒店里早起的住客可以进入景区。整个婆罗浮屠还在雨中沉寂着。离开婆罗浮屠会经过两座印度教寺庙,帕旺寺(Candi Pawon)和门杜寺(Candi Mendut),寺庙的规模都不大,门票也是象征性1.5元人民币,帕旺寺中已经没有供奉神像,只能从寺庙的形式和周围的浮雕上看出它是一座印度教寺庙。门杜寺比帕旺寺要大,里面供奉着一尊坐着的佛像,一般而言其他印度教寺庙里的菩萨并不会采用如此寻常的坐姿。寺庙旁边有一个遗址,那是历史上寺庙所在的位置,而现在的佛塔是地震后重修的。门杜寺旁边是一座现代的佛学院,门杜佛寺,在雨中显得极为清净优雅。

两座寺庙与婆罗浮屠刚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每年五月的卫塞节会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从婆罗浮屠出发经过Candi Pawon,最终走到Candi Mendut。但这有些让人不解,婆罗浮屠是佛教建筑,供奉佛祖舍利;Candi Pawon和Candi Mendut是印度教寺庙,他们并不相容。

司机带我们在周围的村子里兜风。婆罗浮屠周围的村庄里的人并没有因为旅游业得到多少改变,他们依然过着非常原始的农业生活,穿过乡村的小马路,两旁的水田里不时有成群的人在插秧。

在村里有些人会饲养麝香猫,它的排泄物便是闻名的猫屎咖啡。传说中这种咖啡不再有酸味,只有极浓的苦味,入口会留下清凉的感觉。我们在店里品尝的样品却没有传说中那般神奇。也许只是景区附近的噱头。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旁的村庄

婆罗浮屠旁的村庄

婆罗浮屠旁的村庄

婆罗浮屠旁的村庄

门杜寺

门杜寺

门杜佛寺

门杜佛寺

门杜佛寺

门杜佛寺

麝香猫

回到酒店已经是中午,回房间简单洗漱,Frans给我们准备了鸡肉豆芽汤饭,虾片和炸豆腐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点缀。滚烫的汤饭下肚,大雨的寒气一扫而光。两位姐姐下午还会去普兰班南。我们睡了一下午,才去市里找吃的,买明信片。可惜在日惹已经没有时间去邮局寄明信片,直到回到雅加达才让酒店的工作人员帮忙寄出了所有明信片。当这篇游记出现在Blog上时,大家应该陆陆续续收到我的明信片了。

昨天的大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打开房门,大太阳照进庭院,今早才去婆罗浮屠的那对夫妇一定看到了美好的日出。Alamanda又住进了新的客人,一对澳大利亚的大学生。他们从雅加达、万隆、某个小岛一路坐火车玩过来,会在爪哇岛待大半个月,日惹只是其中一个小站。他们不打算去寺庙和火山,只在市里转转。东南亚啤酒和美食应该会让澳洲来的小伙子感动。他们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在海岛上坐滑翔伞、玩小海龟的视频,海龟特别可爱。

吃过早餐,提前动身去普兰班南,送完我们,司机还要送日本姐姐去机场。城东边的普兰班南是日惹另一处闻名世界的遗迹,那有一大片印度教寺庙,虽然在地震中受损严重,依然有十几座大的寺庙保留了下来。

大中午的烈日下到普兰班南门口确实不是很好的体验,在门口的食肆里喝了一个椰子,食肆有流动的小贩卖咖喱炸鸡,很像KFC的原味吮指鸡。天边慢慢有些乌云飘过,可能又要变天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夕阳。今天是星期天,来普兰班南的学生很多,日惹的学校每周只在星期天放一天假。考虑了一会后,我们决定先去遗迹南边的Sajiwan寺转转,等日落前再回到普兰班南。

《Lonely Planet》上的路线不太清晰,在村子口徘徊了一会没找到去Sajiwan寺的路线,向一个当地的小哥求助,小哥怕我们迷路,开心地开着摩托载我们去目的地。去Sajiwan寺的路比《LP》上标注的看起来要远一些。

Sajiwan寺不收门票,自愿捐款。远看着寺庙跟门杜寺很像,但要大气许多,周围是大片大片的绿色稻田。进门有两颗大树守卫着寺庙,一棵树下坐着几个学生在聊天,我们坐到另一棵树下,吹着微风,听着蝉鸣,稻田和村庄将这里与几里路外的普兰班南隔离开来,时间在这里也会变慢。寺庙是在原来的遗址上重建的,还没有供奉菩萨。寺庙周围有些碎落的大石块,也许是原本的遗迹。在爪哇岛,这些印度教的寺庙都是用火山岩建造。那些在地震中倒塌后,还未修复的寺庙,政府只是将他们隔离保护,等到有朝一日原址重建,那些大块大块的火山岩肃穆地躺在那里,不难想象它们原本的恢弘。

Sajiwan寺的南边是Sajiwan村,来这里的游人应该很少,村民都很热情地打着招呼。村子里的人不多,找到一处小卖部,大婶完全不懂英语,比划了半天也没弄清楚一瓶水的价格,只能放弃。村里的一座小房子被改成了清真寺,那里能找到水。穿过村子,跨过小溪,大片的稻田豁然开朗,眼前是一座不高的山,《LP》上介绍山上有座博科王国的遗址(Raku Boko),地图上没有标注路线,我们一边问路一边摸索。比划着山顶,加上Yes or No,基本弄清楚了上山的小路。

山不高,在半山腰远远地看着山顶一座美丽的建筑,竟然是一座新修的酒店。Abhayagiri酒店的无边泳池和餐厅能完美的俯瞰普兰班南,在这里解决了午餐,等待着大片的云彩盖过普兰班南。这里离Raku Boko还有些距离,休息了一会我们继续出发。

山上还有些人家,路边有些简陋的路标指向Raku Boko,步行了大约30分钟,路边出现了大片的遗迹群。这是一条后山的小路通网Raku Boko,我们省去了昂贵的门票。曾经的王宫,现在只剩下几片遗迹,隐约能看出宫殿、泳池、花园的影子,站在Raku Boko的制高点上,已经有许多游客坐在那里等日落,是普兰班南看夕阳最好的地方。

我们约了司机六点在普兰班南大门口汇合,从Raku Boko下山的时间有些晚,发现并没有Taxi或者其他公共交通方式,还好Raku Boko景区的工作人员很热心地让我们搭了顺风车回到普兰班南,否则酒店的司机要等上我们好一会了。感谢两位好心人,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完全预料之外的世外桃源,领略了到不一样的普兰班南。

去往Sajiwan寺的摩托车

Sajiwan寺

Sajiwan寺

Sajiwan寺

Sajiwan寺

Sajiwan寺

Sajiwan村

Sajiwan村

Sajiwan村

Sajiwan村

Abhayagiri酒店

Abhayagiri酒店

Abhayagiri酒店

俯瞰普兰班南

山顶的村庄

Raku Boko

Raku Boko

Raku Boko

Raku Boko

日惹日出得早,日落的也早,见到司机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日惹城区里堵车很严重,大部分道路都只有两车道,还要被摩托车、三轮车占据一半。回到酒店,很失望地告诉Frans我们没有找到普兰巴南,把他吓了一跳。最后才告诉他,我们发现了一个更美妙隐蔽的小村子和酒店,他说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晚饭在到酒店的餐厅,遇到一对刚入住酒店的法国夫妇,大家一起在酒店的餐厅喝Bintang啤酒。在日惹的几天里,一个中国同胞都没遇到,却遇到了各大洲来的游客,看来这个地方在国内的知名度确实太低了。厨师在厨房慢慢捣鼓晚餐,一个人要应付一屋子的客人,实在有些忙不过来。他原本是Alamanda的员工,后来与Frans一起在酒店旁边单独开了一个独立的餐厅,就是最开始说的那间稻田边的烛光餐厅。这就是理想慢慢实现的过程吧。

在日惹的几天就要结束了,第二天中午的航班飞往雅加达,在雅加达停留一天转机回香港。

临走前,就像刚来的时候那样带着Sizu又去村子里满满的转了一圈。在这里过了几天自由的生活,再也不觉得时间多快多慢,不觉得Sizu总不听话,不跟着走。这里本来大家就过得很随性所欲。离开时,Frans因为没有空余的车辆送我们去机场而感到十分抱歉,固执地帮我们付了Taxi车费。一直没敢问他为什么会一个人从荷兰来日惹开一个小客栈,我想这里一定是有一个故事,比如“我开客栈是一个缘分,几年前来日惹玩,到了这儿就不想走了……”,无论如何,他一定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一位顾客当成到他家做客的客人,他尽力满足我们所有需求,给我们一个完美的旅行。

此行还留有很多遗憾,日惹周边的几座火山都没有去成,还是太担心旅途中的周折辛苦。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有机会来到爪哇岛,再来看看Sizu,去等上默拉皮火山看看,去黑沙滩走走。很久没有这样随性的出游了,除了机票酒店,每天都是晚上睡前才会想好第二天的安排。回过头看却发现这样的旅行里充满了各种“意外”,意外的结实的朋友,意外的帮助了我们的人,意外的发现的美景。

今天周日,睡了一个懒觉后,感觉一周的疲惫消除了很多,于是到兔子坡,写下这篇游记,拍摄时光,纪录回忆。回忆婆罗浮屠清晨6点群山郁郁中的薄雾,回忆Sajiwan村乌云散去日落西山的静谧,回忆可爱老朋友Frans和Sizu。

Raku Boko

载我们回普兰班南的大叔

Alamanda Villa

Alamanda的Pancake早餐

Alamanda Villa

Alamanda Villa

Sizu, Alamanda Villa

Alamanda Vi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