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新侣・槟城

一个不经意的 Gap,虽然长假刚从伊朗回来,还是忍不住又去马来西亚转了一圈,目的地只有槟城。

槟城在马来的西边,相比马六甲海峡上著名的新加坡,马六甲,兰卡威,这个安静的小岛并不那么出名。这里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槟榔屿,这里也是《南海姑娘》里的那座小城。

跨过南中国海,从香港飞到槟城需要 4 个小时。飞机延着越南的海岸线飞行,从波光闪闪的海滩到星星点点的城市,天黑后不久,飞机在槟城降落。槟城机场在岛的南边,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住在北边的小镇 George Town 的世界文化遗产区里。

槟城

从机场有几条 Bus 线路都能到 George Town 的中心光大广场,从光大步行到世遗区各个角落都不远。Bus 到 George Town 前会经过几个小镇,坐车的时间有点长,备些零钱在槟城是必要的,无论是 Bus 还是茶室,许多商品都还以角、分计价。

George Town

Little India

临行前一天才在 Agoda 订好住处和离开的火车票,George Town 上的选择很多,要找一家符合要求的酒店不难。Red Inn Heritage 在镇上的著名爱情巷 (Love lane) 里,这条不长的巷子是镇上游客最集中的地方,青旅、餐厅、酒吧的选择都很多。我预定的单间只要 40 RM 一晚,但只能使用公共浴室和洗手间。

Tea House

槟城 80% 是马来人和华人,大部分体面的职业都由马来人和华人担当。100 年前,许多福建人下南洋来到这里,娘惹文化就是那段故事的见证。

槟城的华人大多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移民,虽然华人比例并不低,这里的华人依然要为族群的地位奋斗,最直接的印象就是中文学校。槟城政府的公立学校只有马来语教学,华人们会主动捐助华语学校,以保证子女们学习中文和英语。许多华人都会三四种语言,马来语,英语,闽南语,普通话。在槟城,无论是茶室点餐还是路边问路,用中文沟通一般都不会有障碍。自从 George Town 申遗成功后,镇子的房价也涨了很多,聊天中似乎当地华人都觉得房价对生活影响很大。虽然他们在得知国内的情况后,都表示还是国内更辛苦。

在槟城的几顿饭都在茶室解决。客人入座后点一杯饮料,黑咖啡、白咖啡、奶茶、汽水或者茶室的特色饮品,再到茶室里各种小摊上选择主食。这些小摊并不由茶室经营,都是私人摆在茶室周围,他们才是茶室的主角。

早上来一杯醒脑的白咖啡和叻沙,午餐点一份椰汁饭配蚝仔烙,晚饭可以去小印度的茶室里寻找咖喱味道。这样的一顿饭大多不超过 10 RM。这些美味并不需要盯着游记刻意找寻,几乎每条街上都有不错的选择。

Tea House

Tea House

受益于南中国海的石油和发达的旅游业,马来西亚是东南亚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印尼、柬埔寨、泰国等周边国家许多人合法或非法留在槟城承担着最底层的劳动,例如餐厅服务员。George Town 的小印度就是印度人的聚集地,虽然印度文化对整个东南亚都有深远的影响,但这里仍然与整个 George Town 的风格有很大差异。这里的茶室里都是咖喱风味的炸鸡、炖肉,这里的音像店不分昼夜地高声播放印度歌曲,这里随处可寻印度传统服饰和首饰。但是晚上独自经过这些地方还是难免有些担心。

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国教,与东南亚其他国家一样,宗教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George Town 并不大的世遗区里有五座清真寺和一个穆斯林为主的夜市。这里的穆斯林礼拜的时间并不在整点开始,中午 13:05 和晚上 19:05 都能听到清真寺里传来的歌声。从几个华人那,都没得到为什么礼拜不是整点开始的答案,也许是因为槟城与麦加的时差。

George Town

George Town

Kapitan Keling Mosque

Little India night market

一位朋友说,伊斯兰教是最矛盾的宗教,比如对饮酒,教义的规定是可以饮酒,但不能喝醉。各个伊斯兰国家、穆斯林国家对酒精有不同的规定,在槟城,特别是 George Town ,酒吧并不鲜见,持有拍照的便利店也能合法地卖酒,但都仅限于供应啤酒。在 Love Lane 附近的酒吧,一瓶 Tiger 啤酒的价格是 10 RM 左右,7-Eleven 的价格会比酒吧更高一点。

槟城的夜生活并不丰富,穆斯林的娱乐活动几乎匮乏。George Town 的夜晚,除了茶室和咖啡馆,大多商家在天黑前就会关门。在镇子里闲逛到 10 点,才是去酒吧的好时间,游客在这里都还按自己的节奏找乐子。

在槟城的第二个晚上,酒吧的老板将客人们召集起来,围成一个圆桌,这样的 Party 既能让不认识的人们熟络起来,也能让他的啤酒卖得更多。酒吧没有表演,没有音乐,聊天是唯一的消遣。右边的两个美国女孩已经在路上一个多月,走过了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是她在东南亚的最后一站。对她们而言,这既是 Gap,也是寻常的生活。接下来她们会去澳洲打工,积攒下一趟路行的路费。左边的德国帅哥带着女友来的,似乎槟城让他有些失望,这里显然不如曼谷那样适合寻找刺激的人。

George Town

George Town

Invisible cat

在槟城有两家相机博物馆,Love Lane 旁边的那家比较小,展品孤零零地摆在二楼,并不吸引人。另一家 Asia camera museum 在光大附近的一座两层的小楼里,在这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一位室内设计和摄影课的老师,也是博物馆的所有者。一整个下午,听了许多有关槟城,有关华人,有关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在槟城已经小有名气,这里的老相机们大多是朋友相赠或义卖,为的是让这些记录了历史的老玩具得到妥善的照顾。除了展品,还有很多可以让人动手体验的大家伙,毛玻璃取景的手造相机,50 年前的皮腔镜头,店家会耐心地告诉你这些古董的来历和使用方法。

除了成像,暗房里的工作也是胶片摄影的重头。博物馆里的暗访工具齐全,可惜没有黑白胶卷冲洗、放大的体验。博物馆里有一张在玻璃上显影的玻璃底片,在胶片问世前,照相馆都是用大玻璃片纪录光影。经过几十年,现在已经很难再见到保存完好的玻璃底片了。底片修改与照片上色,是一张照片诞生前最后的工作,在照相数码化之前,工匠们一笔一划在底片上完成现在 PS 里的工作。

槟城国家公园

George Town

槟城国家公园在岛的西北边,从 George Town 搭公交车前往公园会经过槟城著名景点 Batu Ferringhi Beach。国家公园不需要门票,入园之前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公园是一大片热带森林,原始的山路伴随着小溪,可以去往一个山顶的灯塔,和四片无人的海滩。入园后,走不远,水泥路就没有了,爬过山后手机信号也变得时有时无。如果想把公园里的景点都去遍,得花一整天时间,约 20 km 山路。

公园西边是 Turtle beach,据说在合适的季节能看到许多海龟在沙滩挖洞,产海龟蛋。出生的小海龟沿着沙滩爬向印度洋安达曼海。去海滩约有 5 km 山路,需要翻过一座大山,山路都是游人走出来的,路上偶尔见到其他游人,都是匆匆打个招呼又按自己的步伐继续前进。绝大部分时间里,只有昆虫的鸣叫、蝴蝶的飞舞陪着你,偶尔从头顶枝叶间跳过的猴子就当是意外的邂逅。去海滩的路上有几处溪流,从山顶流往山脚的海滩,溪水清澈冰凉。有的小溪水源和水尾都藏在树丛里,就像突然冒出来的一片甘泉;有的小溪已经汇聚成瀑布,倾泻而下。

海水很清澈,这里已经远离克拉半岛,往北望去,这里的海水比地平线背后的普吉岛更好些。沙滩很平缓,适合游泳。可能我去的不是时候,海滩一片寂静,既没有游人,也没有小海龟。海滩边有一个野炊营地,有人在打扫落叶,按他的建议,更那边的一个海滩还要走 5 km,便折回往北边走。

Turtle beach 旁边是一片季风性湖泊,它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湖之一。每年 10 月到第二年 3 月,马来西亚的雨季,雨水汇聚在湖泊,这是春天的景色; 4 月到 5 月,东南季风将海水带进湖里,出口也会被海滩上的沙子掩埋,海水比湖里的淡水密度低,湖水出现明显的分层,上层是海水,下层是湖水,这就是夏季的样子;而 5 月到 9 月,季风转变了方向,西南吹来的风慢慢把海水和湖水一起带回海里,整个湖泊慢慢干枯,变成藻泽地,秋天来了。10 月来临,复而又始。

从 Turtle beach 往北,去 Monkey beach 的路程几乎没有遇到游人,头顶上不时的细细碎碎的声音让人有些害怕,手机没有信号,这段一小时的路会显得很漫长。在 Monkey beach 前有一片小沙滩,从公园门口去往 Moneky beach 的路会经过这里,游人也慢慢多起来。这才发现,上午的行程是小众路线。

Monkey beach 的山路更加陡峭,有些地方要借助绳子,危险倒算不上,但对于一个已经在山里穿行了 10 km 的人,有些吃力。沙滩上的游客明显比在路上见到的要多,有许多船家经营着从公园门口到这里的快船。从沙滩上的有一个简陋的餐厅,不卖啤酒,只有简餐和汽水。带的水和啤酒已经喝完了,让店家上一杯可乐,只见他将 1.25 L 的大可乐倒在一个巨型的放满了冰的玻璃杯里,粗暴而爽快。

Turtle beach

Turtle Beach

吉隆坡

在克拉半岛上,有一条长长的铁路线北起曼谷,经过槟城和吉隆坡,到达马六甲。离开槟城是晚上,搭火车去吉隆坡,转机飞回香港。

槟城的火车站在海岛对面的 Butterworth,从 George Town 坐渡轮到对岸,下船就是火车站。可以提前很久在网站购买电子票,购票时可以选座位,从槟城到吉隆坡的卧铺票是 46 RM,300 多公里路程,火车需要一晚上。火车是站站乐,上车后还没开出槟城,已经停了四五个站,在哐当哐当的摇摆中,人很快就能入睡。第二天醒来,车子已经停着,在最后的半个小时里,车子又停了四五个站。

硬座车厢类似国内动车组的一等座,两边各两个座位,很宽敞。卧铺车厢比较特别,分上下铺,过道在中间,床铺靠窗排在两边,床很宽敞,还有帘子保护私人空间。

Penang Railway Station

抵达吉隆坡,天还没亮。KL Sentral 是吉隆坡的交通枢纽,地铁、轻轨列车、空中轨道列车、火车站在这里交汇,许多工薪族搭乘各种交通工具从城市周边到这里,转乘地铁上班。

吉隆坡的老火车站是城市里最具特色的建筑,建于 100 年前,它与 KL Sentral 处在同一线路上。从 KL Sentral 步行到这里会经过马来西亚国家清真寺。车站有三个站台,现在中间的一个仍然为一条轻轨通勤线路服务着。这座纯白色的摩尔式风格的大楼现在是铁路局的办公室和遗产酒店 (Heritage hotel) 。一层是站台和候车厅,铁轨在正中间,候车室分布在两侧。100 年前,火车站是吉隆坡最宏伟的建筑,火车从两侧马蹄形的大拱门进入车站,仿佛进入一座庄严的城堡。像许多清真寺一样,候车室的窗户都是彩色玻璃,现在的候车室已经完全腾空,只留下墙上的照片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的辉煌。大楼的外墙反映了摩尔式建筑的特色,不加装饰的拱柱和马蹄形的窗户。大楼顶层保留了象征着头和手的穆斯林风格的拱顶和光塔,却依然沿用了符合大楼整体风格的纯白色。

车站对面是马来西亚铁路局行政大楼,建筑风格与火车站竟相呼应。铁路局的员工的友好和耐心,让我得以走近他们的办公室拍下这张照片,从最正中的角度记录下这两座完美的建筑。

KL

KL

在回香港的飞机上,遇到一位广州朋友,一见如故,聊了很多关于他参加狮子会的经历。先生对自己回报社会的想法、行动很淡然,觉得这是每个人,他自己,他的子女都应该做的。无论富裕、贫穷,无论是一次陪伴还是一笔捐赠,只要是能帮助他人的就应该去给予,而不在乎周围的人是功利还是漠不关心。

很久没拍 35mm 了,上周在香港意外购得一枚 Leica summaron 35/2.8,Leica 35mm 每一枚都是精品,这支 60 年前的老头也不例外。搭配 M3,连博物馆老板都好一阵把玩爱不释手。

后记

槟城是新“旅行家”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几年后再游马来选择了沙巴州的京纳巴塘河岸的丛林游,绿野和旧城,回想起几年前槟城的回忆,重新整理了照片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