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山岳的秋

经过三年,终于又可以出国旅行。但时间、经历带给人的变化也很大,一个典型的感受就是对长途飞行的恐惧。选来选去,周边适合旅行的目的地就只有日本。

选择日本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那里对生活在广东的人来说算是“北方”。

没有秋天的一年是不完整的。在广东待久了,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山,只有冬春交际的时候叶子会枯萎并随着春雨落下,有时候老叶子还没掉光,新芽就长出来了。秋天爱好者只能借着假期,去心目中的北方感受红叶和秋景。

彩色负片要交给工作室处理,一般要三四个星期。文字还没写完,等待的时间漫长但不让人着急。底片一卷一卷陆续返回,整理、校色的过程,也像是在回望这场秋天的旅行。

木崎湖

在日本爬山

与内蒙和东三省相比,日本的纬度并不算高,10 月初,日本大部份地方还没有进入秋季。想在 10 月初赏秋,只有到本洲中部的几个高原。因此初次日本赏秋之行我们选择了交通相对方便,海拔也最高的中部山岳国立公园。围绕着中部山岳南北纵向分布的的十余座海拔 3000 米左右的山峰,我们也由北向南来了一个“穿越”之旅。

第一站是长野县的白马村,这里是东京都市圈外围的滑雪胜地,从新宿搭高速巴士大概四个小时路程。90年代在白马举办过冬奥会,这里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白马村在中部山岳国立公园的北部,从白马村可以看到白马岳、唐松岳等北部的山峰。

我们住在白马八方,在 JR 白马站西北约两公里。白马村有许多滑雪缆车,白马八方的缆车全年运行,可以把你带到半山的兔坪,这里甚至有星巴克。从兔坪继续坐缆车到黑菱平,这里海拔 1900 米,是白马八方池的徒步起点。八方池是高山湖泊,面积很小,湖周围的红叶正盛。

在白马八方,真正的徒步是从八方池继续爬升,沿登山步道翻过丸山,抵达海拔 2800 米的唐松岳。中部山岳气候多变,山脚还是晴天,到了山腰开始有云雾,山顶则是风雨交加。山顶的植被与山腰差异很大,只有低矮的灌木,墨绿色的枝叶在浓雾中十分压抑。

在白马,除了八方池至唐松岳的登山路线外,栂 (méi) 池自然园也是欣赏红叶的好去处。从八方坐公交往北,经过白马乘鞍,到达栂池的缆车起点。缆车经过一片原始松林抵达半山,在这里要换成大缆车继续上山。

栂池自然园是半山的湿地公园,环湿地修了木栈道和石头步道,环湿地一圈大概 7 公里,略有一点点爬升,很适合作为高强度徒步的热身。湿地尽头可以近距离仰望白马岳,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天气不好,山峰都躲在云雾里。

第二站是立山,白马在中部山岳的东北。立山在中部山岳的西边。从八方坐巴士到信浓的岳泽,这里有一条经典的缆车游览线路东西贯穿中部山岳——立山-黑部 缆车线。

缆车线由 7 种不同的交通工具组成,游客先从岳泽出发,搭巴士到黑部大坝,爬上数十米高的高山大坝后,再换乘两种缆车抵达接近山顶的大観峰,在这里再换乘巴士穿过立山,到达室堂。从室堂出发,可以再坐巴士前往中部山岳西边的富山市,也可以像我们这样原路返回岳泽。

室堂修建了大型的游客中心,有许多商店和餐厅可以休息。这里有两片高山湖,环湖修有石栈道,这里也是攀登天狗岳、剱岳等中部名山的起点。

第三站是上高地。从 JR 白马坐电车到 JR 松本,出站就可以搭高速巴士前往上高地。上高地国家公园在中部山岳的最南边,这里在 100 年前被西方人发现后,被命名为日本阿尔卑斯。近 40 年来,为了保护上高地的环境,游客只能从渡泽(松本方向)或平汤(高山方向)换乘巴士进入上高地。

上高地是一片高山河谷,河谷入口是活火山烧岳在 92 年喷发后形成的堰塞湖大正池,合谷最深处是小屋德泽园和横尾山荘,从横尾山荘开始就是登上固泽和穂高岳的登山道了。

但计划赶不上天气的变化,在上高地的三天里,天气一直阴晴不定,偶尔下点小雨。原本计划的固泽和岳泽,都没能实现。只是在河谷里走了两个来回,流着遗憾下次再去借宿山屋、登顶穂高岳。

白马八方 – 兔坪

白马八方缆车

白马八方池到唐松岳

唐松岳

黑部-立山 缆车

室堂,地狱谷山庄

室堂,立山山庄

栂池自然园

上高地,Sanwado Bus Terminal

上高地

山屋文化

在欧洲,阿尔卑斯发源了山屋文化,为登山者提供简单的食宿,让他们可以轻装上路穿越山林。日本也有自己的山屋文化,在日本阿尔卑斯,高密度的山屋让无论从哪登顶、亦或无论两天还是七天的登山者,都能满足所需。

阿尔卑斯的山屋覆盖了山上几乎所有主要路线的垭口和山顶。我们此行虽然没有在山屋住宿,但也体验了几个山屋。

我们遇见的第一个山屋是唐松山庄。唐松山庄在唐松岳山峰下约 100 米处,从八方缆车登顶唐松岳时,天气突然变得十分恶劣,说是凄风苦雨也不为过。在浓雾中突然看到了山屋红色的屋顶,让人瞬间踏实了。

日本的山屋与温泉酒店的规矩很像,常常是提供一泊两宿,泊通常是多人间加被褥,也有少数能提供标间;晚餐和早餐则都是定食,但每家山屋都有自己的特色,午餐则一般不提供热食。虽然唐松山庄没有热食,但山屋里一碗热水、一个杯面足以让人满足。

山屋一般会要求登山者在某个时间点前入住,比如下午4点。山屋会安排好每位客人洗漱的时间,通常在晚饭前。然后按时提供晚餐,并要求9点或9点半熄灯就寝。第二天,会一清早6点或6点半就提供早餐。这就是大部份登山者的作息。虽然多数山屋有相对严格的时间要求,但山屋除了作为宿泊场所之外,也是高山上的庇护所,任何时候想进去大厅休息都是不会被拒绝的。此外,山屋和许多日本民居一样,都有脱鞋入室的规矩,无论外面多么泥泞,大家都会脱下鞋子,穿上拖鞋或袜子走入室内。餐厅、图书馆和前台小卖部,都与一般日式酒店一样干净。

立山游客众多,在湖边南北各山屋。立山北侧是一座活火山口,我们从立山下车后听到若干次奇怪的“呜呜”声,后来爬上山后才知道那就是火山口喷出含硫的气体发出的声音。地狱谷旁的小山上是地狱谷山庄,这是日本海拔最高的温泉。地狱谷山庄除了温泉,不住宿的游客也能吃到简单的西餐午餐和虹吸咖啡。立山南侧是规模更大的立山山庄,提供热的荞麦面。但这里过于容易抵达,似乎没有住宿的必要,相信一般登山者还是从立山出发,去往海拔更高的山屋。

日本的山屋很重视环保,无论洗手还是冲厕所,都用了一种按压出水,松手即停的水龙头。同时也会装各种新材质的免冲马桶。在山上的时候,很好奇他们怎么处理排泄物,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他们会集中在大桶里,定期由直升机吊到山下处理。

高海拔的山屋通常只在春夏秋季运营,全年开放的很少。但因为山屋通常只有几十个床位,无论何时前往,如果想住宿,最好提前预订。

有些山屋有特别的历史故事。上高地河谷里,明神桥旁的嘉门次小屋的历史几乎与上高地被发现的时间一样长,140 年前小屋的主人和明神神社的僧人一同带着西方探险者游览了上高地,登上 “”峰,由此中部山岳国立公园才有了日本阿尔卑斯之名。

从河谷的徒步到过了明神桥,经过明神神社的鸟居,便能看到嘉门次小屋的木招牌和好几张户外的长桌。桌子旁边有一个自流的泉水,水里冰镇着啤酒。户外区早已坐满了登山者,怕冷的也可以脱下登山包和冲锋衣,进小屋取暖。

嘉门次小屋的特色是岩鱼,这是一种生长在上高地的梓川里的细长小鱼,经典吃法是烤制,也可以烟熏或者油炸。预订了住宿的客人可以围着火炉等待岩鱼出炉。嘉门次小屋还有自己的清酒,可惜这次没有品尝。

唐松山庄

嘉门次小屋

生活在村里

深秋的白马十分冷清,许多度假村和餐厅都还没开始营业。几年前,刚从爱尔兰旅行回来,看了一部叫做《莫蒂》的电影。女主人公安静地生活在海边,靠自己的画作换一点收入。现在想来,白马就很适合这样的生活,一年里三分之一的时间十分热闹,可以见到世界各地来此的游客,他们中的许多会在白马住上一阵子;而剩下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又异常安静,可以让你安心思考生活。

深秋的白马天气变得很快,在村子里醒得很早,拉开窗帘,有时候阴雨绵绵,有时候蓝天白云。公寓修建在 Wadano 森林边上,森林的名字命名,往八方尾根的村中心走是下坡路,反方向就是森林和小山坡。早餐都在公寓的餐厅解决,厨师是一个日本大叔,每天提供一种美式早餐的套餐。

喝着咖啡,等到计划好的时间出门。村子里的公共交通不多,巴士只在固定时间经过,幸好公寓离八方尾根巴士站很近,不用提前特别多出门。有一天出门时,被遥远的一阵狗叫声吸引,一只柴犬被拴在了民宿门口。想来是主人住进去了,它被栓在门外好一阵子,等得十分不耐烦,更有可能是它从来没受过这种委屈。见我走近,它不再委屈地吼叫,好似想让我把它解开,好让它冲进去跟主人理论一番。可惜毕竟不是这里的熟客,辜负了小柴的期望。悄悄离开,背后的狗叫声又越来越生气。

JR 白马站出来不远有个 Acoop,这是日本比较廉价的大超市,食品种类齐全。头天,从山上回到村子里,见天色还没黑,便跑步去采购。第一顿买了一些牛雪花肉和沙拉菜,又带了几瓶啤酒,学着美幸做了生姜烧。

秋天的标志不止有黄叶。有了第一次成功的晚酌,第二天就更早早地回到村里,一起到超市采购了一大袋子食物。走在回公寓的路上,要穿过几处金黄的稻穗,不时看到路旁板栗树上结满成熟饱满的板栗,稍微一会便能捡起一袋子。许多村民会在家周围开垦田地,里头种着各种蔬菜瓜果,猛然看到一个刚摘好的大茄子躺在路边,像是被粗心的主人遗忘了。幸好采买的菜已经大大超出了晚餐的量,不然真想把这个茄子偷偷带走。

白马村

有栀子花的出租车

新奇的酒

来到日本,虽然是以爬山为名,但山里的长夜也离不开各种美酒。除开七八种长野本地的清酒之外,在日本喝了三种新奇的酒。

第一种是岩鱼骨酒。用梓川的岩鱼,经过烤干、烟熏后,泡进已经加热过的清酒里,继续加热几分钟,最后盛入用特制的陶器里保温。鱼肉上轻微的油脂漂浮在清酒表面,无色透明的清酒变成了琥珀色,鱼肉香味侵入酒中,微微带甘甜,散发河鱼中独特的青草幽香。

第二种是长野的葡萄酒。长野古称信州,是日本知名的葡萄酒产区,许多这里的葡萄酒都被冠以信州葡萄酒。我们从名古屋出发,坐特急信浓号在盐尻下车,换乘从东京到白马的特急。盐尻站的站台上就种着小葡萄园,黑紫色的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长野的葡萄酒性价比很高,想来是因为日本人并不怎么喝葡萄酒,日常佐餐以清酒、啤酒为主,晚酌也以威士忌更受欢迎。

第三种是 Patagonia 与北海道的酒厂联名的啤酒。白马村作为冬季的化学天堂,从 JR 白马出来就能看到 Patagonia、The North Face 的大木屋专卖店;不远处还有 Snow Peak 的营地和特色店。Patagonia 啤酒有 IPA 和 Ale 两种,酒本身并没有太多特色,胜在 Patagonia 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