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时间在流淌,我们在伊朗(下)

时隔七年,动笔整理完伊朗之行后半程的游记。前半部分游记在 《慢慢的,时间在流淌,我们在伊朗(上)》

——

沙漠中的老城亚兹德(Yazd),以一种双面风塔的命名。城里的院子把风塔、庭院、坎儿井这几种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酷热干燥的沙漠中,造就了许多闻名的花园住宅。这些住宅中有不少保留至今,因此亚兹德有许多非常好的传统酒店。

从色拉子到亚兹德的高速路质量很好,车不多。中午2点到了亚兹德,在新城绕了许久,不知道怎么的就突然拐进了老城里。

伊朗的酒店只能通过电话或邮件预定。许久之前通过邮件预定的热门青旅丝绸之路酒店(Silk road hotel),临行前才知道被放了鸽子,今天只能在色拉子的酒店前台帮我们临时订的 Kourush Hotel 落脚。Kourush Hotel 由赞德王朝古建筑改成,据称有 300 年历史。司机不太熟悉老城的路,带着我们找了许久。把一盒从国内带来的饼干送给了司机,不知道喜爱甜食的伊朗人能吃习惯咸香味的广式糕点。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Kourush Hotel 就在游客中心和十二伊马墓的附近,位置还算方便,狭长型的房间,空间很大带浴缸的洗手间在尽头,有些阴森。第二天搬去 Fahadan Hotel 后,体验好了许多。Fahadan Hotel 也是改建的古老庭院,有一个大的露天茶室和一个小的半地下茶室。酒店的天台很大,可以随意爬上去,但酒店的房子并不高,没法俯瞰整个亚兹德老城。

Fahadan Hotel 几乎每天都是满房的,酒店茶室相当出名,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和一般酒店不同,哪怕是住店的客人在茶室喝茶也要单独收费。虽然如此,整个茶室依然像是游客聚集地,人声嘈杂,烟雾缭绕,洗得发白的毯子,五颜六色的射灯,茶馆弥散着一股浓重的九十年代的味道。酒店养着两只鹦鹉,胆大的可以学着让它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在色拉子遇到的小伙伴也跟我们同时抵达亚兹德,住在与 Fahadan 同属一个集团的另一家酒店。Fahadan Hotel 的集团下有四家酒店,分布在亚兹德老城里,在 LP 上都能找到,这四家酒店的茶室比我们后来在亚兹德参观的许多酒店都要好很多。

Fahadan Hotel

Fahadan Hotel

头天晚上,在亚兹德老城闲逛。亚兹德聚礼清真寺建在老城中心,有两座全伊朗最高宣礼塔,塔高48米,在迷宫一样的老城里,远远的就能看到。清真寺贴满了蓝色的瓷砖,这种青蓝色的装饰仿佛是伊朗清真寺的特色。进入寺内,地板、喷泉都是雪白的大理石砖,环绕广场的拱门也是波斯风格。傍晚时分,清真寺周围的大灯照亮整个穹顶,仿佛是幽深宇宙与星空。清真寺里面没有像色拉子的聚礼清真寺那样用华丽的水晶饰品铺满穹顶,很多地方也只是用白色大理石砖配合精美的石雕。

清真寺周围是老城最热闹的地方,著名的背包客栈 Silk Road Hotel 和一条卖手工艺品的街在清真寺附近。也许是游人众多的原因,礼拜时间来行礼的人不多,使得他并不像其他清真寺那样庄重肃穆。

聚礼清真寺

聚礼清真寺

聚礼清真寺

沿着清真寺门口的手工艺品街往东是一条大路,沿街有不少饭店、小卖部,也能换钱。已经过了礼拜的时间,没过多久天色就漆黑了。我们漫步在路上,随意找了一处小店解决了晚餐,依旧是伊朗大饼、烤肉、烤番茄、酸奶和伊朗可乐。晚餐跟当地的一个兵哥哥拼桌,他害羞地跟我合影一张,时隔七年,现在放出照片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

伊朗的晚上还是让人挺有安全感的。回酒店的路要经过聚礼清真寺周围的大片巷子,我们路过一座开着门的小花园,里头有几颗椰枣树,和带有柱廊的二层小屋。我们以为这也是城里的一处历史建筑,遍走进花园里参观,就在这时,一位年轻人从屋里走出来,用不错的英语询问我们来意,当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后,热情地摘了一篮子椰枣给我们,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参加他们晚上的宗教活动。

我们被领进客厅,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一边喝茶吃点心,一边听阿訇讲故事,主人热心地用英文给我们翻译。茶点有各种饼干、无花果和椰枣,可以看得出他们日常是特别喜欢甜食。活动快结束时,主人儿子和他的一家子人都回来了,英语也极好,我们聊到了开放伊朗的旅行和中国国内的工作机会,我们留下了一张珍贵的旅行合影,在开斋节后的晚上,跟伊朗的一个大家庭,在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夜晚、这样神奇的庭院里,能遇到这样的一家人,感觉很不真实。

第二天我们还在亚兹德,我们一早把一盒从广州带来的广东糕点放在了主人家门口。这一天基本都在城里闲逛。城里有两个景点,水博物馆和多莱特阿巴德花园。

水博物馆展示了亚兹德的坎儿井和地下浴室。亚兹德是一座沙漠中的城市,与国内的吐鲁番一样,亚兹德的人修建坎儿井从山上引水,泉水从地下流入城市,避免了长距离流经沙漠的蒸发效应。

水博物馆和多莱特阿巴德花园的门票大约3美元。波斯花园大体都会修成轴对称的,外墙围绕花园,中轴包含一条笔直的林荫道和喷水池,水池背后是主建筑。这里曾经是波斯摄政王的住所,所以主建筑非常华丽,但公园最为之名的是这座住所的风塔。亚兹德的名字即来源于风塔。这是一种天然的“空调”系统,耸立着的二三十米高的风塔能捕捉到轻微的风,并将它送入底下的房间里,站在风塔底下可以明显感受到它的效果。亚兹德有三种风塔,分别是两面、三面和四面捕风,而最后一种风塔的名字就叫 Yazdi。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

我们在花园里遇到了来自欧洲的一个学术交流团,来此考察波斯花园。前一天我们曾在 Fahadan Hotel 门口已经遇见一个德国旅行团,团里有位女士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站在2021年回想,2013-2017年是中亚伊斯兰旅行的黄金时代,无论伊朗还是阿富汗,都短暂地获得了和平,并对中国旅行者采取了开放友好的政策。考古学家刘拓的许多中东行也是在此间完成的。

在伊朗的最后一晚在德黑兰度过,城里的新区已经非常西式、世俗化,咖啡馆、艺术馆,几乎不戴头巾的女生。

时隔七年,这篇游记在系统里留下了7年前、6年前、4年前、3年前… 多个版本,许多当时的感受与旅行的细节早已遗忘,只能尽量记下所遇到的人和事。除了懒散之外,此行过于特别,以至于无从下笔,也是阻碍我去完成它的原因。在亚兹德机场我们发现婚戒不小心遗失在了亚兹德的某个角落,既然来了就让他一直留在那里吧。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Yazd

德黑兰

德黑兰

德黑兰

德黑兰

德黑兰

德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