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走了香港很多角落,有出名的景点,也有不起眼的角落,慢慢地自己有了一个愿望,走遍香港的大街小巷,拍很多照片,最后出一本画册送给朋友,留给宝宝。喜爱在香港游走,因为它是座“形式感”很强的城市,无论哪个角落,每一次快门,每一个瞬间,都让人知道这就是香港。形式感强的城市很容易通过镜头给人留下印象。
这次的目的地是长洲岛,香港居住人口最多的离岛,从中环码头乘船到长洲码头。长洲岛呈哑铃形,码头在哑铃最细的中部,步行 10 分钟就可以从西向东穿过岛屿,到达东湾海滨浴场。岛北端主要是山林,零星的几座小别墅隐约可见。南端有大片的村子,值得游走。
乘船上岛,可以搭乘几百人的搭渡轮从维多利亚港开出,一个小时的过程很漫长。三层的大船,顶层是一等舱,有空调,环境很好。底层通风,能走到船舷上感受乘风破浪的快感。坐在底舱吹着风,构思今天想拍到的一些场景,每次出门扫街都会先想好想要拍到怎样的照片,再去街头寻找、等待心目中的那个时刻出现。捡起很久没有拍的黑白,这种晴天的硬朗光线里出门扫街,测试镜头分辨率和反差倒是蛮合适的。
登岛就被汹涌的人流簇拥,岛上没有公路,但大家步行、骑车,忙碌的节奏并不像一个度假的小站。码头的商店跟所有海边景点一样,海鲜排挡、干货铺子、小食摊、纪念品店。
向南穿过码头和村子,似乎人群突然就在前一个转角消失了,走到一个大运动场,大大的草坪在阳光下透着碧绿,大榕树为草坪的一角遮荫挡雨,幻想出一座咖啡馆,温暖的太阳洒在每个人的咖啡杯里,人们都慵懒奢嗜地或坐或躺,连脚下的狗狗也都一齐懒懒地享受着。
很久没拍黑白,几乎失去了对光影、线条的把握能力,这次出行尝试了一种更随意的拍照方式,小光圈,固定焦距,随机抓拍,尝试在灰度、构图之外,通过图片去讲故事,让人更加了解一个地方。浪费了很多胶卷才留的几张看得过去的照片。最近拍照的热情越来越高,似乎是多种欲望促使自己去拍照,比如去更多的地方,拍更好的照片,换更精致的器材,再去更多的地方……
还没回到家,就给自己订好了下次扫街的目的地,大澳渔村,一个逐渐被人忘记的地方,这个香港最喜欢的村子必然有它独特的魅力值得用光影去探索。